最近做到一個有趣的小案子
是台中一中校史館的舊建築再利用案
這個案子有兩部分,一個是舊建築的耐震能力評估
二是新建部分的設計
新建的部分比較普通,大概就是一般鋼結構設計而已
舊建築的耐震能力評估比較有趣一點
因為以前沒有玩過pushover,剛好藉這個機會來學一學
國震中心有針對校舍耐震補強做了一系列的研究
並且出了一本"校舍結構耐震評估與補強技術手冊"
所以就用國震的這套方式來評估
國震中心的方法不會很難
不過他們寫的程式實在是十分難用
而且因為程式是用matlab寫的
所以在用之前還得要先灌一個MCRinstaller
檔案還蠻不小,大概要一百多mb
pushover的流程應該只有這樣:
加塑鉸→跑pushover→看結果
但國震中心的程式光是加塑鉸就分成三個程式
磚牆、樑柱、RC牆
其實應該可以合併起來只跑一次就好
而且input檔太麻煩了
很容易輸入錯誤跑不出結果來
總之要先做一堆拉里拉雜的前置作業
檔案可以到"鋼筋混凝土結構耐震能力詳細評估討論區"註冊後下載
建好的模型像這樣子
其實屋頂桁架的部分還蠻漂亮的
至於分析的細節就不多寫了
總之算是學會這套舊建築耐震能力評估的方法了
這只是一個超小的案子而已
老闆卻要到150k的設計費
雖然這些錢包括新建部分以及舊建築評估
但就算對半來看,光評估也需要花75k
這個案子我做了一個禮拜多
但看懂國震中心那套方法的時間大概就花了快一個禮拜
真正花在建模+分析+做計算書的時間也不過就兩到三天而已
這樣子的投資報酬率似乎還蠻誘人的
其實公司有一堆有的沒的固定支出
如果要不虧錢的話
的確需要收這麼多才合理
所以一般公司做這類的案子應該不太划算,也沒什麼競爭力
而這類的有的沒的小案子其實不少
如果以後要開業的話
這種一般公司不太有賺頭的案子
或許是不錯的切入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