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有種感觸,最陌生的人好像是自己

總之放上來做個紀錄,回憶一下從前的自己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體驗建築讀後心得

建三甲 吳軒宇  E74901109

 

 

 

    何謂好的建築?這個問題,問起十個人來,可能有十個不同的答案,有人覺得房子就是該住的穩固,能夠抵抗地震或颱風等等天災的侵襲,有人覺得應該是實用,如何把空間的組織和編排做到最合理,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間搭配組合,應該要能夠方便省力,也有人覺得是節能,能夠耗費最少的地球資源而達到最佳的使用品質,以上的說法都是正確的,但或許探討的面向過於專業了一些,這些部分,都是需要耗費許多的時間進行研究與分析,如系上許多的老師,更是窮盡了畢生的精力來研究這些專門的知識,對於一個剛剛進入建築這個大世界的學生,或者是沒有建築基本知識的一般民眾來說,這類的人並沒有辦法以這種「科學化」的方式來分辨一棟建築物,如何判定好的建築,大體來說都是會從「感覺」來著手,因為這是人類最原始,也最直接的本能,舉例來說,萊特的落水山莊,萊特的落水山莊是以一中心的結構配合上許多的懸臂結構,對於一個熟悉結構學的人來說,這並不是一種良好的結構系統,因為中心的主結構必須承載許多不必要的彎矩,而造成負擔,在蓋的時候,工人甚至不敢拆模,主結構體的模板還是由萊特先生親手拆的,而在不久之前,落水山莊也有過傾斜的問題而做過補強的工作,這種建築物,若是蓋在太魯閣或是台灣某些風景優美的深山裡,雖然或許美麗更甚,但是,恐怕早已因為禁不住地震的侵襲,而化為一堆廢墟,也無法像現在一樣,成為二十世紀當代代表建築物之一了,但是,參觀過落水山莊的人,每個人都同樣的流連忘返,驚訝於它的美麗與渾然天成,系上的邱茂林教授就曾經說過,落水山莊不能只去一次,因為在不同的季節,它都會有不同的面貌與意象,在系圖,介紹落水山莊的專書更是多到數不清,這樣的建築物,究竟是好還是不好,我想,答案應該是正面的,它是一棟好建築物,因為建築有許多的面像,但一棟好的建築物,並不見得說一定得滿足所有的方面,而身為建築師的任務,就是學習如何取捨,萊特的落水山莊,因為有親近水的配置,所以勢必需要大的懸臂才能滿足這樣功能,因此在結構與意像的取捨上,萊特選擇了較佳的意像,而以較為不完美的結構來取代,說到這裡,似乎有些離題,總而言之,一棟好的建築物一定有著功能性和美觀兩個大方向的需求,如何取捨,甚至如何相輔相成,取決於建築師的觀念和想法,書裡面有一句話說的很好,「建築,是功能性的藝術品」,功能性屬於專業,著重於後天知識的累積,這部分又可以系分成許多的面向,如結構,環境,設備,構造,材料等等,而美感,則是著重於先天的感覺部分,感覺的敏銳或遲鈍無法以知識的累積來增減,因為這是屬於價值觀的部分,一樣米養百樣人,每個人總有自己的好惡,當然對於美,也都會有不同的解釋與觀感,唯一能增進感覺敏銳度的方法,就是經驗的累積。或許可以這麼說,功能是較為不顯眼的部分,而顯而易懂,不需專業知識也能體認的,就屬美了。

 

 

這本體驗建築,書中內容所傳達的,並不是要教導讀者什麼是美什麼是醜,而是透過分析的方式,讓讀者在鑑賞一棟建築物的時候,能夠自己把這些構成美的元素細分後再重新組織,然後依自己的價值觀來辨認其中的好壞,簡單的說,就是教導讀者怎麼自己去分辨美,而不是教導讀者什麼是美。例如我們說一幅畫很美,或是一個女生很美,當說出這句話的時候,正是我們對美的一種體認,在我們過去的經驗之中,有某些的元素對我們來說,是可以讓心情愉悅的,這類元素有很多,例如顏色比例,質感尺度等等,這些元素有時屬於一種社會大眾可以普遍認知的,例如說目前社會上普遍的價值觀認為瓜子臉的女生很美,而身處於這個環境中的大多數人,通常也都會不自覺的受到這些觀念的潛移默化,而認同這些價值觀,這些是屬於一種普遍的經驗,而另外有某些的經驗,是屬於觀察者本身獨有的,觀察者可能本身經歷過某些事情,而這些事情的某些元素,是讓他留有心情愉快的經驗的,而這些經驗使得他下次遇到類似的事件時候,也會不自覺的有較好的感覺。

 

 

當然,人是獨立的個體,每個人都有獨有的價值觀,因此每個人對於好壞美醜多少都有自己的定義,但有些東西是人類與身俱來的共同價值觀,例如說味覺方面喜歡甜的而討厭苦的,聽覺方面普遍喜愛溫和悅耳的而討厭刺耳尖銳的聲音,當然這些是普遍的,甚至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,例如說因為糖分能使身體產生能量,苦味通常是有害於人體的物體,因此有本能的反應喜歡甜味而討厭苦味,悅耳的聲音對於耳膜或聽覺器官的負擔較小,銳利刺耳的聲音對於耳膜的負擔較大等等,這些觀念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普遍能接受的,因此這還算較容易分析解釋的元素,比較複雜而難以解釋的元素,應當就屬於視覺,因為對於水晶體來說,顏色、大小或遠近或髒亂或簡潔等等的東西,其實不過都是不同頻率的電磁波經由水晶體的聚焦投映在視網膜上,所傳達給大腦的電子訊號而已,不同的電子訊號對於人體來說,並沒有任何的分別,而美醜這種東西,通常都是架構在某些生活體驗的基礎上,例如說,一個外表蓬頭垢面的人,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感覺應該是厭惡的,因為可能他聞起來很臭,可能它滋生了不少蚊蟲等,也可能觀察者自己在過去的經驗中,曾經蓬頭垢面過,造成身體某些不舒服,例如癢,精神不佳,或是朋友親人的嘲笑等等,這些種種不愉快的生活體驗,結合了這種視覺效果,而讓大腦產生不愉快的反應,有意識的排斥這種情形,因此當看到蓬頭垢面的人時,會有厭惡的感覺出來。

 

 

而建築的體驗,可能就較為複雜,因為對於建築師來說,所謂的建築並沒有最佳解,有的只是建築師解決問題手法的高明與否而已,而這裡的高明於否,也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標準,當觀察者角色不同的時候,一棟建築物所呈現出來的面像當然也就有所不同,舉例來說,博物館的導覽人員看待博物館展品的態度,跟一位來參觀展覽的遊客他看待展品的態度,一定有著很大的差異性,對於一位遊客來說,他這一眼所看到的東西,可能是他人生的一次新體驗,或是代表著某些新知識的獲得,他可能會在參展的時候大嘆一聲原來如此,真是獲益良多等等,但是,對於一位博物館的導覽人員來說情形一定不是如此,因為這些展品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一個新的體驗,一位導覽人員,可能在一個上午的時間對五六組不同的遊客講解過同樣的導覽內容,可能講到口乾舌燥,或者是答不出遊客提出的疑問等等,這是感覺較差的體驗,當然也可能有較優的體驗,例如說導覽的過程遇到某些年輕的學生團體,裡頭可能有某些賞心悅目的美女之類,但無論如何,因為導覽員跟遊客,本身的角色不同,雖然他們看待的是同樣的一件事物,但是呈現出來的感覺,絕對是不同的。而對於建築來說,這樣的感覺又更加的複雜,例如說一棟公共建築,裡頭的人員角色一定是大大的不同,從身分來說可以簡單的分成管理人員或參觀人員,參觀人員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背景,有各自的價值觀與對這棟建築物的體驗,管理人員也會因為職務的不同而產生經驗的不同,當然也不會以同樣的角度看待同樣的一棟建築物,總而言之,觀察的行為會因為觀察者本身的主觀而有不同的偏差,這是必然的,一位建築師必須要能夠體認到這個觀念,不能太過於自我中心,而加大了設計者和使用者之間看法的偏差。

 

 

體驗建築這本書的確是有不錯的內涵存在,可以增加某些的知識,但是就個人的觀點來說,這本書似乎有些不適合於大一剛進建築系的新鮮人們,書裡面有許多的觀念,都是需要一定的生活體驗才能夠理解的,回想起一年級時讀這本書做心得報告的情形,那真的不是一句痛苦與訐譙能夠形容的,因為對那時的我來說這著實的是一本天書,alvar aalto的貝克之家,萊特的落水山莊,哥德,巴洛克,洛可可,文藝復興,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等等生澀的名詞,對於一個沒修過西建近建,沒做過設計前案例分析的大一生來說,著實是一件折磨人的事,總之,這是一本好書,但是不見得讀完他就會有所收獲,如果沒有在一個有相對基礎知識的情形之下,就像釋你不可能對一個國中生解釋微分方程式的意義,或是叫個小學生判斷結構的剪力彎矩圖所代表的實質意義等等,這是我的讀後感想,有些胡言亂語,報告的內容也不完全是書裡的內容的心得,因為要單單以讀這本體驗建築的方式來寫這篇報告,有某些困難存在,可能或許是因為我資質駑鈍所以才有這種想法,反正,我覺得畢竟這本書的書名是體驗建築,體驗,應該佔比較大的部分,而不是死讀。小小感想,請老師多包含,謝謝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erdan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